跨越海湾,探秘坡头的文化魅力

  发布时间:2025-08-30 23:42:09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TMGM交易平台支持多种设备接入,数据同步,极速下单,适合新手与专业操盘手。。



俯瞰海东。跨越海湾记者 张锋锋 摄

7月1日湛江海湾大桥免费通行以来,探秘“我要去坡头”的化魅呼声此起彼伏。这不仅是跨越海湾一次简单的出行热潮,更是探秘人们对坡头这片土地文化魅力的向往与追逐。坡头,化魅这个位于湛江湾东岸的跨越海湾城区,如一颗隐匿在岁月深处的探秘明珠,在交通便利的化魅东风下,正在揭开神秘面纱,跨越海湾向世人展示其独特而多元的探秘文化底蕴。

历史遗迹:

岁月镌刻的化魅文化印记

走进坡头,如踏入一部厚重的跨越海湾历史长卷。坐落于官渡镇麻俸村的探秘蓉镜书院,始建于晚清时期,化魅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它气韵雍容、雄伟庄重,不仅是清代晚期粤西地区著名书院之一,更是解放战争时期重要的红色革命遗址。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教员、学生及村中群众百余人毅然参军作战,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坡头人。书院内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让后人得以触摸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官渡镇山嘴村村委会旁,20多座清代至民国初年的古宅错落分布,造型古朴,恬静安然。漫步在古宅巷道,脚下的石板路历经岁月打磨,光滑而富有质感,仿佛能感受到先辈们曾经的生活足迹。庭院里,花草点缀其中,在寂然中增添了少许生机,让人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寻得一处心灵的宁静港湾。

建于元朝末年的罗侯王庙,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它坐落在坡头区麻斜街,于2008年被批准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列入湛江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列入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传宋末名将罗郭佐曾在此平定海寇,壮烈牺牲,后人为纪念其英勇爱国精神,遂建此庙。广州湾时期,当地人民抗击法军侵略,也曾在此举行誓师仪式。600多年来,罗侯王庙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成为了坡头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也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民俗风情:

传承千年的文化基因

坡头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展现着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每年农历正月,坡头各村都会举行隆重的游神仪式,这项延续数百年的传统民俗活动,最初是渔民祈求海上平安的祭祀活动,如今已演变为集祭祀、巡游、表演于一体的盛大民俗庆典。巡游时,队伍中八音、锣鼓、舞龙、舞狮、飘色等传统艺术形式交相辉映,热闹非凡。其中,飘色表演尤为引人注目,孩童们身着华服,站在精心设计的支架上,演绎着一个个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仿佛灵动的空中彩绘,令人叹为观止,充分展现了坡头人民精湛的民间艺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坡头,传统节日也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每逢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家家户户都会举行祭祖、包粽子、舞狮等民俗活动。渔民们还有独特的“开渔节”,当渔船浩浩荡荡驶向大海,人们怀着对大海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盼,祈求风调雨顺、渔获满仓,这一习俗承载着渔民们的生活希望,也成为了坡头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食文化:

舌尖上的坡头记忆

坡头的美食文化同样令人难以忘怀,这里的饮食以海鲜为主,虾、蟹、鱼类应有尽有,烹饪方式多样,清蒸、白灼、咸香焗等做法,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海鲜的鲜美。当地人喜食辣、酸、鲜,常用花生、香草入菜,形成了独特的风味。著名的湛江鸡,皮黄肉白,肥嫩鲜美,原汁原味;白切鸭肉质紧实,香滑可口,搭配特制的蘸料,让人回味无穷;蚝烙则以新鲜的官渡生蚝为原料,煎至外皮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多汁,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这些美食不仅是坡头人的日常佳肴,更是游子们心中永远的乡愁,无论走到哪里,那熟悉的味道总能勾起他们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文化新篇: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随着时代的发展,坡头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积极拥抱现代文明,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近年来,坡头区围绕“南三老海盐”主题,深挖海盐文化、做足盐场文章,举办“生态海盐文化季”系列文旅活动。南三岛具有海水盐分高、浅滩广阔、日晒充足的优质盐田要素,是晒海盐的黄金宝地,至今还保存着古老的海水盐场、晒制盐工艺及盐耕文化。通过举办这些活动,游客可以“零距离”感受到南三盐田风貌,体验独特的海盐文化,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于一体的坡头区文化中心,环境优美,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湛江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被誉为湛江版“鸟巢”,不仅提升了坡头的城市形象,还成为举办各类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此外,军事文化也成为坡头的一大特色,湛江军事博览园让游客可以近距离接触大国重器,开启充满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国防军事之旅。

湛江海湾大桥的免费通行,为坡头的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坡头与外界,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走进坡头,了解这里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美味的美食文化。相信在未来,坡头将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文化光芒,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文化旅游胜地。

湛江日报、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Tag:

相关文章

  • 【文化中国行】“中华文明三岔口”吟唱历史长歌

    京蔚高速开通,北京打通了“西大门”,“宝藏县城”张家口蔚县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今年以来,到蔚县旅游的北京游客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蔚县位于张家口市西南部,历史上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和河套文化在此汇聚,农耕文
    2025-08-30
  • 科技教育活动进校园|助推青少年科技梦想

    2025年4月18日,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科技教师们走进合肥滨湖新区贵阳路小学,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技教育活动。在《向大自然学设计》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实验探究蜂巢正六边形结构的科学奥秘,向
    2025-08-30
  • 数字赋能、创新引领,张家口从制造向“智造”加速迈进

    海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光伏板生产现场,机械臂有序操作 吴孟忱 摄在海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光伏板生产线,自动化机械臂有序操作;在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多辆无人驾驶的物流小车在车间内灵活自如、穿梭往来;在汇博机
    2025-08-30
  • “轻享版”上市,泰康“健康有约”产品体系再升级

    长寿时代,健康成为高品质生活核心要素。随着人们对高品质医疗需求的持续攀升,医疗筹资和医疗资源均面临挑战。泰康人寿敏锐洞察市场需求,“健康有约”产品体系再升级,在原有的国际版、标准版产品基础上,推出“健
    2025-08-30
  • “工会帮就业”张家口首场活动圆满结束

    日前,由市总工会举办的“2025工会帮就业行动系列招聘活动张家口专场”首场活动圆满结束,为企业和广大求职者成功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此次活动是市总工会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就业服务工作精神,积极响应省
    2025-08-30
  • 盐碱地种下“致富果”

    张北县公会镇落花营村特色种植基地,一排排大棚整齐排列在盐碱滩上。5月10日前后,口感西红柿种苗从外地运到村后便会移栽到大棚里。村民沈海明正在大棚里忙碌,他是大棚技术管理员。此前,他曾流转20亩地,其中
    2025-08-30

最新评论